李秀实

擅 长:油画

籍 贯:辽宁省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个人简介

李秀实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著名油画家。曾任中华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油画研究会会长,1994年退休。
1959年,李秀实先生在大学期间就以其油画作品《万里长江横渡》崭露头角,在当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为数不多的建国十周年献礼优秀作品,并成为国内外媒体报导热点。
1961年,李秀实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毕业,六十年来,李秀实先生一直积极活跃于中国艺术舞台,并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油画艺术的民族化探索与实践。自1962年第三届全国美展起,李秀实先生的作品几乎参加了历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及法国的春季沙龙展、美国、欧洲、日本等重要中国艺术展。特别是1981年,李秀实先生连同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画院各一名画家共同组成「四人作品联展」,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中国美术馆主办,代表了中国大陆当时最高规格的展览。
李秀实先生作为董希文先生的学生,深深被董希文先生对中国民族艺术充满自信的精神所折服,在董希文先生竭力倡导「油画中国风」影响下,立志要做中国油画艺术的殉道者。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不仅是李秀实先生的座右铭,更是其奋进一生的艺术目标,李秀实先生认为:画家的责任应引导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欣赏业已习惯的景和物,从而创造出新的审美世界。……如何使起源于西方的油画艺术融入东方画家的本体,进而以东方的哲学,美学观念将作品展现在当代艺坛,应是今日中国油画家的己任……。
李秀实先生自幼面对中国画,曾深深为祖先的「六法」所折服,又因其情有独钟印象派的色彩表现魅力,使其在西方的印象派同东方的文人画之间,在整体的具象表现同局部的抽象点、线、色彩之间,以轻松流动的音乐旋律来处理画面深沉厚重的量感,在矛盾并置的审视语言中找到美的存在,寻求画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油画。在现实的艺术层次中,寻求属于自己的作品风貌。经过三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李秀实先生逐步创建了融合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新语言---「墨骨油画」。
「墨骨油画」在力求掌握油画特性基础上,以中国绘画理论为魂,借用中国画六法之「骨法用笔」,以线造型,通过勾、勒、点、擦、皴、染的书写笔意,再结合西方传统的油画技法及印象派等近、现代的色彩表现手段,从而描绘出即洋溢着浓烈中国气息,又散发出西方现代色彩的艺术风格。
「墨骨油画」在吸取中西方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大胆探求中西方艺术融合的交点,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探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创新之路。中国权威艺术杂志《美术》曾组织国内顶级艺术家、评论家做专题研讨,并连续两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专题,选刊了近20余幅「墨骨油画」作品,肯定了「墨骨油画」在「油画民族化」探索中做出的积极、大胆的创新与尝试。随着「墨骨油画」的成熟与发展,必将开拓出一条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探索之路。
www.lixiushi.com

获奖收藏

个人年表1

2016 10 月《当代精神- 李秀实与墨骨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展出。同时推出《当代精神-1959-2016李秀实的艺术之路》240页全彩页图书,呈现了李秀实先生近六十年的艺术历程。
2015 3月-5月,在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4个城市举办《李秀实与墨骨油画2015年台湾巡回展》,展场墨骨油画作品40幅,早期代表作品14幅。
同时,在台湾出版发行《李秀实与墨骨油画》精装画集,刊载邵大箴、刘曦林最新评论,中英文对照132页。
2015 11 月《灼点—吴冠中、罗尔纯、李秀实作品展》在海南三亚展出。
2011 4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墨骨油画》精装画集,中英文对照230页。
12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墨骨油画》精装画集,中英文对照228页。
2010 11月,参加「中国油画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油画艺术沙龙第一回展」,展出墨骨油画作品《京华遗韵系列—除夕夜》。
2008 6月,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展》,展出墨骨油画作品《源》,并奥林匹克艺术中心收藏。
10月,《中国当代经典美术全集-油画卷—l》线装书局出版,发表文字档案、随笔,《风景—二十世纪》等油画八幅。
2007 2月,《艺术市场》第2期刊载《鸿幅巨作?读李秀实老师的〈万里长江横渡〉》评论文章,简介、照片及油画。
2006 年6月,《北京晚报》6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李秀实墨骨油画艺术浅论》,刊登墨骨油画作品《山月随人归》、《山居辑—秋分》、《威尼斯你早!》、《京华遗韵系列—有福》、《京华遗韵系列—晚秋》、《万里长江横渡》六幅。
2005 6月,《京华遗韵》入选《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国际著名美术家作品展选集》。
2004 10月,在新加坡举办「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作品展」,展出墨骨油画26幅。
2001 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播」,展出墨骨油画作品《京师正月雪迎春》,被评为获奖作品,並被中央电视台收藏。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油画学会主编六卷本第四册收入有关李秀实艺术资料,计文章、照片、作品等共10页。
2000 参加「二十世纪油画展」,展出油画《过去 • 现在 • 未来》一稿,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9 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展出墨骨油画作品《山居辑—谷雨》。
1997 1月,《美术》第一期发表李起敏文章《線的生命力在中国油画中生发—观李秀实油画近作<京华遗韵>系列》,同期刊载墨骨油画作品20幅。
2月23日,《美术》杂志编辑部在国际艺苑举办在京部分美术家参加的「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油画作品观摩研讨会」。
3月15日,《文艺报》刊登了研讨会的长篇报道:探求油画的中国风貌与神韵—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油画作品观摩研讨会。
3月,应意大利丁氏艺术中心邀请,参加中国油画学会首批赴意大利考察团,进行参观访问学术交流。並赴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国进行学术考察三个月。
4月,《美术》第四期刊登了研讨会的长篇报道:探求油画的中国风貌与神韵—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油画作品观摩研讨会。
《中国油画》第一期刊载专访《李秀实先生艺术访谈录》,並同时刊出1959年作品《万里长江横渡》及近年墨骨油画《京华遗韵》系列作品六幅。
1996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油画家自选集—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画集。
1994 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展出作品《圣彼得堡的回忆》,并获优秀作品奖。
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展出作品《园林落日》。
1994 退休
1992 参加中国香港「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展出作品《春雪》。
1991 日本出版《油画家李秀实》画集,陈醉先生作序:造化钟神秀,春华秋更实。
1990 1990年,组织北京亚运会艺术节「中国首届风景油画邀请大展」,展出我国自20世纪二十至九十年代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的134件油画精品。
参加土耳其「第三届亚欧国际艺术大展」,展出作品《年年有余》。
1989 参加日本「中国第一人者油绘展」,展出作品《紫禁城内》,並被日方收藏。
1988 受命组建中华美术研究院,任业务副院长。
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绘画展」,展出作品《路》。
参加韩国「第四回国际艺术交流展」展出作品《雪晴》。
1987 参加美国「中国当代油画展」,展出油画《过去?现代?未来》、《金石梦语》两幅。
参加日本「中国现代油画展」,展出油画《青铜断想》、《甲骨遐思》两幅。
参加加拿大「中国绘画展」,展出油画《雪霁》、《艳秋》、《年年有余》、《边缘》、《路》五幅。
1985 3月,《中国美术》总10期,重点介绍近年艺术成就,刊登《创作中一些想法》文章一篇,油画作品22幅,速写、小稿、草图10件及照片、签名。
4月,应邀参加在黄山召开的「油画艺术讨论会」,发表论文《从「油画民族化」谈起》。
8月,参加中国美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协理事
1984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展出作品《过去 • 现在 • 未来》、《蜿蜒千秋》,后者获优秀作品奖,并被美国GHK石油公司收藏。
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秀实油画选》,沈鹏书写书名,艾中信作序。
1983 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画展」,展出油画《霜降》变体画,並为日本长崎唐人馆收藏。
1982 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出作品《霜降》。
1981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四人作品联展」,李秀实先生展出作品31幅。
1980 作品《疾风》、《北疆秋阳》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并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2 在「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展」展出《春到兴安岭》,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印刷品。
1964 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展出作品《粮食》。
1962 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展出作品《晨》。
1961 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任创作员
1959 「建国十周年献礼优秀作品展览」展出《万里长江横渡》,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展出后社会反映强烈。除新华社发表图片专稿以外,当时国内报刊几乎全有所介绍或刊发画稿,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北京文艺》《解放军画报》、《美术》及在当时中国很少的对外刊物《苏中友好》、《人民中国》……等。
1956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入董希文工作室

注册时间:2015-03-10 18:28:21

总访问量:35481